close
本篇文章請勿在半夜時觀看。
Tag:波特曼、2 派克脆皮雞排、炸香菇、鹽酥雞、鹹酥雞、炸豆腐、雞蛋豆腐、香雞排、食記、心得、新店市

波特曼的雞排會注意到,純粹是忘記哪年的網路票選他們家的香雞排奪得第一名。
那時之前的公司同事於下午時曾購買了一大包的香雞排,不過當時還無福可享用。
每每下班經過那家店時,不是剛好沒開就是大排長龍,
一直到某天也是下班回家的途中經過,剛好也沒什麼人在排隊,
也就順利了買到傳說中第一名香雞排。

波特曼的雞排很香。(雞排好像沒有不香的。)
但是咬下去的口感,卻沒讓我那麼的驚豔。
咬下去的肉,沒讓我感受到鮮嫩多汁,唯一感受到的是略微帶澀的口感。
更甚至比起自家附近的阿郎鹽酥雞(新店中華路的這家)的香雞排更是感覺沒那麼好吃。

同樣都是裹粉下去油炸,但是阿郎鹽酥雞的香雞排口感讓我感覺像是在吃我愛吃的排骨一樣。
如圖可看到阿郎鹽酥雞的香雞排那個皮比起波特曼的口感要來的較為脆。

曾經我以為在台北我再也找不到好吃的香雞排,但是自從吃過2 派克脆皮雞排的雞排後,
真是讓我驚為天人。而2 派克脆皮雞排開展的分店也非常的快。
在總店吃過一次後,真的是讓我念念不忘,只要每次去到長春戲院那一帶時,
都會讓我想去買一塊來吃。
不過,就算它有分店,但並不是每家店的口感都如同總店一樣。
以我吃過的光華店來說,皮是一樣的酥脆,但是當我從店員接過手中時,
看著手中的雞排我還真是愣了一會,因為縮水了不說,
連肉的部份都少的可憐,吃的口感就像在吃薄雞排一樣。怎麼會這個樣子?!
那次在光華商場購買的經驗讓我很失望。
而在中原大學夜市一帶的那家中原店吧!(希望我沒記錯分店),
則是吃下去時感覺雞排有一點異味的口感,那感覺很怪。
不是雞排不好吃,但就是你在咬嚼雞排時,會有種怪怪的異物口感。
西門町那邊有兩家分店,其中我所吃過的是內江店,算是在紅樓後面的位置。
這家雞排起鍋後,雞排的顏色偏油炸過久的顏色。
我有注意到,店家只有使用一個油槽,也因此這樣子才炸那麼久吧?
景美店及樂華店則是印象中和四平店也就是總店一模一樣的手法,口感上也和總店一樣。
如果過去有人在總店購買過此家的雞排應該都對那排隊等待的人,很有印象深刻。
在等待雞排的同時,我也注意到這家雞排店不同之處。
首先他們有兩個油槽,這兩個油槽應該分別是高低溫之分的油槽。
而他們所裹在雞排外的酥脆外皮,應該是麵衣。
以現今一個雞排(40~45元)的價格,它們家的雞排是如此大塊外。
外皮又真的是很酥脆,雖是油炸出來,但在食用時卻不會讓你感到很油膩的口感。
更甚至那雞排每一口咬下去,口口都讓你感受到雞肉的鮮嫩多汁口感。
吃他們家一塊雞排我是覺得搭配一瓶飲料,就可以當晚餐了。(相當有飽足感)
此家雞排的缺點就是各分店品質不一。

不知道為什麼,超愛吃炸香菇。
但是往往一般的店家卻總是喜歡將香菇切塊。
你不覺得那香菇切成片後(大約0.2~0.3寬度),加上灑在香菇上面的胡椒粉佐味。
口感嘛就是特有的香菇才有的口感之外,又帶了點適中的鹹度。
甜不辣也是偶爾我會購買的,只是這油炸手法每家就不一定了。
有的會油炸太過頭,甜不辣變的過硬外又少了甜不辣的軟度。
有的則是炸的剛好,讓你入口時除了口感能感受到微微的脆外,
又能感受到原本甜不辣的軟Q的口感。

炸雞蛋豆腐也是一直我最愛點的一道。
但這一道並不是許多攤販都有的菜單內。
更甚至我在永和那邊所觀察到的那邊雖然有雞蛋豆腐,卻是桂冠牌的那小小盒的雞蛋豆腐。
曾經點過那麼一次。
雖然價格應該是比一般的大盒裝便宜(我不確定多少錢),
但是那麼一小盒切塊油炸後,實在是沒幾塊可入口中。
連插子要插下去拿起來都不太好拿,雖說口感上是很粉嫩。
但是卻沒讓我在吃雞蛋豆腐這點感到滿足感。
我觀察有的店家在炸雞蛋豆腐時,有的會先行裹粉,再下鍋油炸。
有的則是直接切塊後就下鍋炸。
炸這個很費時,且不太能與有些其他食材一塊油炸。
炸的過久,那豆腐放入口時,你只能感受到乾扁的油膩豆腐。
無法咀嚼到屬於雞蛋豆腐的香滑嫩。
一般店家我想沒有這道,應該也是這食材不能離開冰箱過久吧!
延伸閱讀:
[食記] 香雞排
2 派克脆皮雞排分店地址
全站熱搜